公有制经济的四大特征包括,什么是公有制经济

编辑:照明百科网 浏览量:

公有制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经济形式。人类历史上有过两种公有制经济:

一是原始公社制经济。

当时,生产力低下,个人无力单独向自然界作斗争,必须共同劳动,获取生活资料,共同享有,以求生存和发展。

二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这种经济条件下,主要存在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部分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中,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其中全民所有制经济发挥主导作用。

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了一个新概括——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三项制度并列,都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重要发展和深化。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金融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健全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决定》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比如,要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等。

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产权制度,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完善市场规则,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增强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从根本上要靠创新,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创新改革。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

当前,我们对外开放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推动产业扩大开放,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健全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推动制度型开放,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和规则体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 admin )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6528842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合作:zyjvip666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