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后该躺着、坐着还是站着?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更健康?
美食永远是能够让人幸福的,都说“民以食为天”,吃饭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为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很注意“养生”这个话题,类似于“养生茶、养生操、养生习惯”等词语在近几年层出不穷,怎样通过健康的饮食和餐后习惯,达到养生的目的,成为很多人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大家对于养生的方式方法也更加重视。
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饭后的活动怎样做才能够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饱餐后“葛优躺”会对身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吗?俗语说的“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今天,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我们饭后究竟应该怎么做,才更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一、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身体是怎么消化的吗?
首先,要想养成科学的饭后行为习惯,我们需要先了解身体消化系统的构造,才能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的消化系统并不是大家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胃部或者大小肠,它的组成成员很多。
首先,口腔就是我们消化系统的排头兵。我们的口腔能够帮助咀嚼分解食物,随后进入食管,通过食管再进入胃部。我们都知道,胃里面有大量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它们能够将食物进行再次分解,随后将其推进小肠里。
小肠则是我们人体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小肠能够分泌大量的消化液,能够进一步分解食物,并且将其中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吸收,用于身体所需。

而分解后的废弃食物残渣则被踢出,随着肠胃的蠕动进入大肠。在大肠内,这些废弃的食物残渣中的水分以及电解质将再次被吸收利用,直至没有丝毫可利用的价值后,被推入直肠肛门,随后被排出体外。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人体消化食物的过程中,以上器官缺一不可,他们各司其职,在整个食物消化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的吸收和分解食物。
二、饭后躺着真的影响消化吗?
到这里,有人会有疑问,既然身体各个器官都在正常工作运转,那我们饭后的行为对于身体器官的运转有什么影响呢?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了解过人体消化系统的运作原理,食物进入人体后,各器官通过分泌消化酶,将食物进行分解,从而达到消化的目的。假设我们在饭后即刻躺下,很容易造成各器官的异常。
首先,一种情况就是消化不良,通常反应为餐后饱胀、烧心、胀气、胃部疼痛、反酸等症状。由于胃部是具有弹性的,在餐后平躺,会造成腹腔对胃部的积压,从而降低胃部的蠕动,导致胃动力不足。
其次,胃食管反流或者食管炎也是另一大危害。典型症状表现为烧心、或者胃内食物向口腔或咽部方向流动等,更有甚者出现胸痛、上腹部疼痛或者灼烧感,以及部分患者伴随咳嗽、咽喉症状等等。

我们都知道,进食后,大量食物沉积在胃部,而胃部和食管之间有一个“门”,我们称之为贲门,它的功能就是防止食物反向流动,让食物与胃部分泌的盐酸和胃蛋白酶混合。
饭后躺下,容易给胃部造成较大压力,再加上胃部排空功能受影响,食物不往下走,从而影响贲门的运转。而如果门关变松,抗反流能力下降,食物将通过贲门反流到食管内,再通过上食管括约肌反流到口腔、鼻腔、气道等部位,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除此之外,饭后不活动,身体的热量无法消耗,大量堆积容易造成脂肪堆积,导致身体变胖。不仅如此,能量储存在体内,血液的循环受阻,血脂高等问题随之而来,形成一系列蝴蝶效应,对于人体的各器官带来极大的负担。

三、那饭后究竟是该躺着、坐着还是站着?
说了这么多饭后躺下危害,那么我们饭后站着可以吗?或者坐着呢?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胃下垂”这个词,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部分人,为了减肥,餐后选择站立,但是又有一种说法,吃完饭长时间站立,会导致胃下垂。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对于饭后站立是否合理,我们应该分情况来看。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何为“胃下垂”?
通常,正常人体中胃部的位置,不会超过肚脐下两个横指的距离,而我们所说的“胃下垂”,则是指胃部在人体站立时最低点进入到盆腔内。

而胃下垂也并非是站立导致的,我们都知道,人体内的肌肉组织遍布全身,如果体内膈肌悬吊力不足,或者说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松弛,都容易导致胃部的支撑力不足,从而造成胃部下垂。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饭后的剧烈运动或者长期暴饮暴食,是很容易导致胃部的承受力过大,有极高的胃下垂风险。
对于身体较为瘦弱的人群来说,饭后的确不应该长期站立。究其原因,并非是胃下垂,而是站立的姿势会导致胃部重心发生变化,同时由于大量食物堆积在胃内部,致使其负担加重。
不过对于正常人来讲,或者是办公室内长期久坐的白领,吃完饭后适当的站立,反而有助于促进胃部消化和全身血液循环,对于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

最后我们常说的饭后坐着,那这种行为可选吗?其实,饭后坐着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健康的方式之一,但是要注意的是,坐着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是不超过半个小时。如果长期饭后久坐,容易造成腹部脂肪堆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综上所述,大家应该了解了吧?正常人体条件,饭后适当的站立或者半小时以内的坐姿,对于身体的消化系统都是有利的。
因此,也建议大家,可以选择在饭后半小时内悠闲地散散步,或者跳一段舒缓的舞蹈,相信长期坚持良好的饭后行为习惯,可以让大家的消化系统更健康!

四、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促进消化的小妙招?
怎样促进消化一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在上文中,我们已经知道了饭后的各种行为习惯对于身体消化系统的利弊,接下来我们要了解一下,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消化系统,减轻身体负担呢?
首先,近年来流行一种说法,那就是饭后喝酸奶有助于消化。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我们要了解,人体消化过程,主要得益于胃肠蠕动和胃部分泌的消化酶,而酸奶本身是不含有消化酶的。我们在超市里买到的酸奶,大多数添加了果酱或者其他糖类物质,不仅不能促进消化,反而容易加重胃部负担。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酸奶里面含有蛋白质和乳酸,蛋白质可以促进胃酸的分泌,乳酸可以降低胃内的PH值,从而激活胃蛋白酶,帮助消化食物,因此在采购时要注意其成分,勿要盲目选购。
其次,不得不提的就是合理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作息。很多年轻人暴饮暴食,无辣不欢,吃饭不规律,长期熬夜等,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下降,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并发症。
在此大家要注意,合理的饮食习惯,如适当的摄入粗粮食品以及蔬菜,是有助于我们消化系统的良好运转的。适量的粗粮摄入,例如小麦、黑米黑豆、荞麦等,能够帮助胃肠蠕动,提高代谢。

除此之外,某些蔬菜对于人体消化系统的保护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山药,其中含有丰富的黏蛋白、多糖和碳水化合物,能够更好地保护胃黏膜,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
最后,运动一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关键点之一。
正确的运动方式,对于胃部的保护能够起到很好地作用。健康合理的运动方式,能够增加呼吸的深度和频率,促使膈肌上下移动和腹肌的深度活动,对于胃肠道起到“按摩”的作用,改善肠道内的血液循环,加强胃肠道粘膜的防御机制,尤其对于促进消化性胃溃疡的愈合有良好的效果。

总结: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论是行为还是思想上,都引起足够重视,并且长期坚持,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抵御各种疾病侵袭,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科普中国. 吃饱后该躺着、坐着,还是站着?医生给出了标准答案. 2022.3.15
知网:
【2】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饭后散步有很多讲究. 2020.11.2
【3】刘心娟. 饭后做这些运动,易患胃下垂 青春期健康.期刊. 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