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川机场占地总面积5.043平方公里,是最大的兰州中川机场,客流量也最多。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有1条跑道,跑道长4000米,宽60米,T1、T2航站楼面积约9万平方米,38个停机位,设有双向I类精密进近仪表着陆系统和I类进近灯光系统,可满足B747、A330等大型飞机安全起降要求。[1]截至2019年12月,机场运营航空公司达到43家,驻场运力达到29架,国内外通航点达到119座,客运航线达到212条。
中川国际机场通航五十载:兰州从这里走向世界
7月24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通航50周年座谈会在兰州机场公司召开。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是甘肃省省会兰州市的空中门户、西北地区的重要航空港、国际备降机场。1970年7月26日,伴随着一架伊尔-14飞机顺利降落,兰州中川机场正式通航。从此,陇原大地架起了一条便捷、通畅的“空中桥梁”。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张胜平摄
天道酬勤,日新月异。50年弹指一挥间,兰州机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当初建成时仅有5条国内航线的小机场,到如今拥有212客运航线条、10条货运航线,可通达欧洲、西亚、东南亚及日韩等国内外119座通航点的大型现代化机场;从老百姓出行坐不起飞机,不坐飞机到如今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次,正式迈入全国千万级大型繁忙机场行列,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经过几代民航人的共同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甘肃民航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
座谈会上,作为老一辈中川人,离退休老干部代表段祖发由衷地感叹道:“今天的中川机场和50年前已经是今非昔比。50年的时间一晃而过,但运营初期的几架小飞机、几栋小楼以及摇摇晃晃的驼铃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但也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对于这一段历史,我们永远都无法忘怀。”
70年代的兰州中川机场停机坪、机场建设初期的“四星级窑洞宾馆”……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记录着老一辈甘肃民航人的青春岁月。荒芜人烟的土地上,一片沙土铺就的跑道,几间简陋的平房,便是兰州中川机场最初时的模样。上世纪60年代末,时逢国家经济遭遇困难,紧缩基建战线,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老一辈甘肃民航人坚定信念,甘肃民用航空事业蹒跚起步。这种艰苦奋斗、敬业创新的老中川精神,也为甘肃民航事业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
20世纪70年代的兰州中川机场航站区。张胜平摄
进入80年代,随着甘肃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国内外交往日益增多,一时间,航空运输大幅增长。1993年,兰州中川机场年旅客吞吐量39万人次,1995年跃至50万人次,1996年达到65万人次。1997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地处中国西部的兰州中川机场,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拉开了一期扩建工程的序幕。2001年,一个面积2.75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60万人次需求的T1航站楼投入运营。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兰州机场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到2004年,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260万人次,之后10年,兰州机场旅客吞吐量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1年,兰州中川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开工建设。2013年,兰州中川机场正式提升为国际航空口岸,更名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
2015年,甘肃省政府重新收回机场管理权,改组成立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也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新征程。2015年2月,兰州中川机场T2航站楼正式转场启用,总面积近9万平方米的T1、T2双航站楼开始同步运营。2015年9月,总面积11.5万平方米的中川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投运,成为全国第二个集民航、铁路、公路三位一体、无缝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2016年,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大关,正式迈入全国大型繁忙机场行列;截止目前,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累计全国排名25位,省会机场排名第15位。
五十年砥砺奋进,时代在变、体制在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在改变,但是甘肃民航人心中那份为了民航事业发展、为了人民美好出行而拼搏奉献的行业初心,始终未曾改变。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效果图。
对此,在兰州机场地服一线工作了20多年的隆小红深有感触:“我永远都忘不了自己第一次坐车到机场时,一路上那种荒凉的感觉。当时正是中川机场一期扩建工程刚完成,设施和服务都还没有现在这么完善,一些旅客说我们甘肃机场落后,其他城市的机场有多好……每一句话都深深刺痛着我们。”回忆起初到机场的那段日子,隆小红告诉记者,面对个别旅客的不理解,她曾在心底暗暗发誓,只要在这个岗位上一天,终有一天会让旅客感受到比一线城市机场还暖心的服务体验。为了能够尽快树立起甘肃省空中门户的良好形象,也为了让自己的青春更有意义,隆小红和同事们怀着“用青春建设中川机场”的共同信念,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地面服务工作中,在真情服务的路上,二十年如一日地温暖着旅客的旅途。
正是在一代代民航人的共同努力下,兰州中川机场厚积薄发,开拓奋进,取得了一系列累累硕果:千万级机场安全能力综合评价考核结果由36名提升到15名,“小红帮您”班组荣获“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全国民航五一巾帼标兵岗”“西北民航先进示范班组”“CAPSE创新服务奖”等荣誉称号,“机械自动化”班组荣获甘肃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称号,“光明”班组荣获民航工会“优秀安全班组”称号,消防护卫部急救中心荣获中央文明办“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志愿服务联盟”“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团队奖”,综合服务品质显著提升、安全态势持续平稳向好、运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航空运输网络通达全球,旅客吞吐量节节攀高,智慧机场建设加快推进。
地服引导。郁婕摄
今天的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依然在不断探索更便捷、更智慧的模式,将智慧建设与安全服务、旅客出行紧密结合,人像识别、自助值机、自助行李托运、航班保障可视化、生产调度智慧化……不仅为旅客营造了一个文明、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更成为连接兰州与世界的一扇窗口,传递出一座空港和一座城市特有的温度。
2020年6月29日,三期扩建机场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获批。作为甘肃省全面承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丝绸之路空中走廊”的重要支撑性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机场综合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未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将以通航50周年为契机,不忘“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初心,服务于国家战略,服务于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于广大旅客安全便捷出行,将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打造成为“国家西部重要枢纽机场和全国进疆黄金通道”、“一带一路”上的璀璨明珠。(经济日报记者 李琛奇通讯员王琳杨晓磊)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