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天喜地最好的一段话,用欢天喜地写一句话

编辑:照明百科网 浏览量:

例句:姐姐手里举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欢天喜地跑回家向妈妈报喜。

女教师作家秋水深情美文巜欢天喜地过新年》

#虎年有娱#

欢天喜地过新年

秋水


用欢天喜地写一句话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年三十的守岁一定是要跨年的,但真正的初一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依旧是开始于凌晨五六点钟的爆竹声。

一年的辛劳到了年三十晚上似乎被抖落干净,人也变得神清气爽了。晚上一两点钟休息,初一早晨还是要赶一个“早”的。起早贪黑是勤劳的象征,早出晚归是奔波的代名词,将勤劳作风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人自是会在“三朔”之晨早起的,他们相信“人勤春早”,所以,年初一早晨大人们都会早早就起床的。女主人起床后洗漱完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请回来的各路神祖上香,上香自然是来自骨子里的一种敬畏。男主人则是出门放鞭炮,用鞭炮声来迎接新年的曙光。


用欢天喜地写一句话


初一早晨的鞭炮声真有种“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惊喜,第一声鞭炮声会将整个村子的新年唤醒,和三十晚上的鞭炮声一样也是此消彼长。小时候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很喜欢鞭炮的声音,喜欢鞭炮声驱除“年”这种怪兽,喜欢听鞭炮爆裂是时的欢快,喜欢鞭炮炸裂后碎红满地的情景。大人也是非常喜欢碎红满地的吉祥,一片碎红,邪气霉运烟消云散,一地碎红,开门就是“满堂红”,开年就是“开门红”。

凌晨的鞭炮声叫醒的是一年的红运,鸿运。看着门前的满地碎红,主人家往往会很是激动,这炸开的似乎就是美好生活,这满地碎红比起墙上贴着的“开门见喜”更具有视觉冲击力,更具有喜庆的气氛。不扫,不扫,和昨天下午、昨天晚上的碎红一样,都是不能扫的,谁家的碎红越多,谁家的财运越好。每一片碎红都是一个财富,初一不往外扫灰尘,灰尘就是灰钱,更何况这满眼财富的满地碎红。

灶房里的节奏也是不能慢的,主妇们也都在抢着一个“早”。麻利的主妇煮好昨晚包好的饺子,安顿一家老小早早吃饭。孩子们吃完饭除了要去给自己的爷爷奶奶拜年外,还要去给左邻右舍的二婆三爷叔叔婶婶们去拜年。


用欢天喜地写一句话


几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拜年习俗一路下来就被丰盈得鼓鼓囊囊,穿新衣的欣喜,戴新帽的激动里面盛放的是一年的希望,拜年词很简单,一句“爷爷(奶奶或大伯、大妈等),新年快乐”便将身体健康、福寿无疆、寿比南山等千言万语都收纳得下。长辈们送上的“压岁钱”更是一种健康成长的祈愿,一句“这衣服真漂亮”说得孩子们心花怒放。

清晨拜完早年后,便真正开始了“人以群分”的娱乐。小孩子们也不再屁颠屁颠跟在大人后面,而是呼朋唤友走了。大年初一是孩子们一年来最富有的一天,自然要感受“有钱人”的任性,小朋友都去什么地方了?在田野就是公园的农村,商店门口、甘蔗车旁、棉花糖跟前、氢气球下面就是孩子们“一掷千金”的地方,是他们的狂欢地。还有就是卖绊炮的小摊前、秋千架下也是他们走秀的场所,是快乐的集散地。这一天他们不用操心去做作业,也不用操心打猪草,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可以忽视,不用担心回去晚了父母会责怪。小孩子比赛新衣服的颜色、款式,在一起分享口袋里的瓜子、花生、糖果,炫耀着谁的压岁钱多、谁的压岁钱新。性野点的就跑到别的村子去了,邻村一般总会有七大姑八大姨的,见了面免不了又是被稀罕一阵,也许还会再收到一毛钱的压岁钱。


用欢天喜地写一句话


大年初一除了孩子们拜年外,还有一道风景就是新媳妇拜门户。所谓的新媳妇就是结婚后在婆家过第一个年的媳妇。冬季往往是结婚的高峰期 所以这些新媳妇也真是“新人”,一般结婚后也不过一两个月,有的甚至结婚不到一周。拜门户的意义就是让新媳妇认识族人,明确关系。新媳妇通过拜门户也才能真正明白自己在家族中的坐标,进而明确自己的职责。家族式村落中,新媳妇要拜的门户一般来说就比较多。所以,早早吃完早饭,婆婆要带着儿媳妇逐家拜年,根再深,叶再茂,总有枝干的区别的,拜门户就是从自己最近的这一枝开始,由近及远,由长到幼逐一拜年。这是一种很隆重的仪式,所以婆婆和媳妇都要穿戴一新,而且还要老早就去,去的晚了,担心别人笑话“懒媳妇”。受拜的人家,自然也是老早吃了饭,瓜子花生水果糖摆好,炕烧热,等待着新媳妇来认门,一家添新人,同族人都高兴,枝繁叶茂也是族人共同的心愿,所以除了瓜子花生之外,他们还会老早就准备好一个装满祝福的喜庆红包。

至于大人们初一这天也是三五成群悠闲度日,喜气洋洋共度新春。女人们一般是吃完早饭就去村里的庙里上柱香,祈求一年的平安,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刻在民族骨子里的信仰,求神拜佛是在明知“勤俭持家”的真理后依旧敬畏神灵的一种虔诚态度,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自觉传承。至于男人们这天也是少见的悠闲,村里村外都能见到闲散的人群,家长里短,村中见闻,来年打算等照样会让他们激动。


用欢天喜地写一句话


初一这天最震撼人心的重头戏便是敲锣打鼓,村里的锣鼓队会在这天隆重登场,欢天喜地闹新年的,这可是一个冬天农民们在劳作之余辛苦训练后的精彩呈现。信息闭塞的年代,漫漫长夜对于一个农民来说,似乎除了灯下话亲情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农民们总会想着法子把贫瘠的日子过得丰富多彩,于是就训练锣鼓,将一腔生活的热情倾注在锣鼓的喧嚣声中,各村甚至各小队都有锣鼓队。冬日的晚上,他们总会精心排练,按时训练,以此作为对全村人新春的献礼。初一这天开始到庙上、大队敲完锣鼓,然后就是到各家敲锣鼓,驱逐邪气,送上吉祥,喧天的锣鼓声会将年的喜庆掀向高潮。

关于锣鼓的描写,我觉得再没有比刘成章的写得更震撼人心的了,这里不妨借用几段文字,以飨读者,同时也是增加我文章的气势: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

初一整个村子都是沸腾的,是欢天喜地的,连年劳作中的短暂休闲,常年贫困中的暂时富有,生命交响曲中的欢腾······

年就这样在期盼中到来,在欢愉中升腾,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一个重重的感叹号!

(2021年2月13日)


用欢天喜地写一句话


秋水,本名魏飞,槐芽中学教师。品味经典,汲取先哲智慧;默默写作,与灵魂对话;用心诵读,传递美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 admin )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xiaoqiang8276@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合作: